企業多分支互聯應用背景:
SD-WAN是軟件定義廣域網的縮寫,指利用智能動態路由控制、數據優化、TCP加速、QOS等軟件技術與傳統網絡資源進行融合,很大限度發揮傳統網絡性能,是讓用戶可以自行對廣域網帶寬及業務進行智能管理。
SD-WAN目標是充分利用現有網絡資源,通過精細化的業務QoS保障,提供高效,成本適中,安全穩定的類專線業務服務
傳統解決方案存在以下問題:
1、 專線成本過高
傳統專線不論是MSTP還是MPLS VPN,價格均居高不下。而普通互聯網專線雖然價格低廉,卻無法滿足業務的質量要求。
2、無法對關鍵應用做差異化的保障
傳統專線不具備業務識別能力,所以無法區分業務,也就無法滿足企業關鍵業務如視頻會議、跨國業務、OA、CRM的使用體驗。
3、部署復雜,上線時間長
傳統專線對于工程師要求比較高,涉及大量的配置和調試工作。而且上線流程復雜,需要核查多方資源,上線時間具備長達數月。
4、運維難,IT投入大
傳統企業運維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工作,由于缺乏故障定位的有效手段,經常出現運維背鍋而問題又解決不了的情況。定位問題、處理問題常常消耗大量人力、精力。
Panabit解決方案
通過在分支點部署SD-WAN mini,讓企業分支點具備邊緣計算能力,可以在分支點區分業務,從而保障業務;通過建立與總部的SD-WAN加速隧道,讓高QoS得到優先響應。
典型場景一:快速實現混合云組網,一鍵直達云業務
SD-WAN 提供一套簡便的解決方案,快速實現數據中心(自建或托管 IDC )與云之間的高速直連,同時還可利舊原有專線及互聯網鏈路資源,通過云終端實現一鍵快速接入。
典型場景二:構建企業專屬廣域網,輕松實現分支互聯
通過SD-WAN,可依托骨干網資源快速構建專屬的網絡連接,分支機構也可通過云終端快速接入,組網效率提升,成本大幅降低。
典型場景三:基于桌面云組網,企業總部與分支協同辦公
異地桌面云的訪問,對于網絡傳輸速率和安全性都有很高的要求。通過SD-WAN 服務,企業分支可靈活接入企業網絡訪問桌面云,滿足日常辦公、移動辦公的需求。
Panabit 方案亮點
1、應用識別
Panabit通過15年的積累,在應用識別能力方面無人出其右。通過對DPI、DFI、節點跟蹤、主動探測等方面的技術積累和研究。建立了在應用識別方面的絕對實力。
藉由互聯網模式助力,Panabit擁有業內龐大的測試隊伍和測試環境,這是Panabit始終保持較高的新生應用協議樣本獲取速度、精確的協議識別率的生態基礎。
2、 穩定的SD-WAN隧道
Panabit具有自主研發的廣域網加速隧道協議iWAN。原有的隧道協議并不是針對SD-WAN場景設計,很多特性無法適配廣域網上多重NAT場景,在穩定性和重連能力上均有很大缺失。iWAN對比傳統VPN有如下優勢:
3、 SD-WAN業務質量監測
在SD-WAN業務的運營中,重要的是業務的端到端監控和管理維護能力。傳統網絡對于應用層的感知能力缺失,導致出了問題無法定位、無法溯源,更無法處理問題。
Panabit通過對客戶時延、應用時延、服務響應時延的區分,可以有效定位問題的范圍,有效區分是網絡鏈路問題,還是應用和服務器問題。再配合對故障的回溯能力,可以復現故障發生時的會話,從而讓故障原因無處遁形。
從下圖故障溯源可以看出,雖然網絡吞吐沒有異常,但連接數有明顯的突發。再結合對會話日志的異常分析,可以判斷當時網絡慢的主要原因是連接數被消耗完,導致新建會話連接時無法響應。